欢迎访问江苏省土壤学会官方网站!
土壤事实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专家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介绍
邹建文
更新时间:2019-06-06 浏览数:

       邹建文,男,现任资环学院院长,1971年7月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和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生态学双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陆地表层碳氮过程与全球变化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期刊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二),以及农业部科技创新团队奖(排名第四)。兼任Scientific Reports、Heliyon、资源科学等期刊编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等学术职务。兼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委员会委员、省委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委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邹建文博士长期从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固碳减排研究,2007年5月引进回国以来,先后主持了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全国博士后特等资助项目等10多项。他学术成果丰富,近年来在土壤碳氮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过程与机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同步原位观测方法学与应用、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模型估算及减排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

奖励荣誉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型研究”获200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增汇研究”获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5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第四完成人)。博士论文获得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科技部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

 

 



上一篇:杨林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