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土壤学会官方网站!
土壤事实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最新研究进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研究进展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骆永明研究团队发现农作物吸收微塑料的通道与机制
更新时间:2020-07-16 浏览数:
  微塑料(小于5毫米的颗粒)污染已成为全球关切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泥和塑料地膜是土壤微塑料的两大来源,水体中和大气中的微塑料都能导致土壤中微塑料的积累。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微塑料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并进入其可食用部位。

  骆永明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带领团队,通过废水水培试验和模拟废水灌溉的沙土培养试验,发现尺寸在亚微米级甚至是微米级的塑料颗粒都可以穿透小麦和生菜根系进入植物体,并能在蒸腾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管系统随水流和营养流进入作物地上部可食用部位。同时,他们还发现了塑料颗粒进入植物体的另一种通道与机制:在植物新生侧根边缘存在狭小的缝隙,微米级塑料颗粒可以通过该通道跨过屏障,进入根部木质部导管并进一步传输到茎叶组织。这意味着微塑料及其含有的化学添加剂(如增塑剂、阻燃剂等)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存在于我们所食用的肉类和奶制品中,需要对微塑料摄入的健康效应开展研究;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也亟需对塑料垃圾的堆放及微塑料向环境的排放进行有效监控。

  尽管之前有研究发现,非常小的纳米级塑料颗粒(大约50纳米)可以穿透植物的根部,但科学家认为,微米级塑料在日常食用的蔬菜和农作物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骆永明研究团队研究证实了小麦和生菜可以吸收微米级(0.2微米和2微米)的塑料颗粒。为此,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土壤生态学家Matthias C. Rillig教授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对该研究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标志着“陆地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完成,相关论文于2020年7月13日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自然-可持续性)杂志上。据悉,截止到发稿,包括The Daily Mail、Daily Express、The Daily Telegraph、New York Times Post、The US Breaking News、Yahoo News、The World News等50多家国际新闻媒体报道了此项研究成果。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0-0567-9

  Matthias C. Rillig教授评论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38/s41893-020-0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