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土壤学会官方网站!
土壤事实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学术报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报告
第二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召开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数:

10 月 25 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拉开帷幕。300 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我国土壤修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土壤污染防治"把脉开方"。

△现场

盛会启幕,众多院士专家学者为土壤"看病"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粮食生产的核心,也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遗憾的是,不断增长的农业粮食体系、工业体系的需求以及日渐庞大的全球人口,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目前,这一现象对食品安全、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

像大气和水,有没有污染一看便知,而土壤"生病"了往往难以被察觉。怎么办?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于 2018 年 12 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 1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家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行业近 1800 名代表参会,国内外土壤修复及环保领域 50 余家企业参展,为解决世界土壤污染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和决案方案。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是舌尖上安全的根本保障。"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研究员高尚宾指出,作为重大的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已经被列入我国的环境重点治理体系。开幕式上,高尚宾列举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截至 2020 年,全国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达到了 90% 左右;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了 40.2% 和 40.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 86.72%。此外,重点区域的"白色污染"也得到了有效防控。

赵其国院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致辞。他说,"一直以来,我见证了南京土壤研究所修复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创新进步和引领发展。期待这次盛会能够为土壤修复的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开幕式上,张佳宝院士致辞说,只有做到净土常存、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才有洁食居安、土壤安全、粮食安全和生命安全。"因此,‘减污净土、洁食居安’不仅仅是本届大会的主题,也是未来土壤修复的指针。"张佳宝院士透露,在全国土壤研究、修复专家们的建议下,我国有望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

中科院土壤所沈仁芳所长介绍说,"土壤普查是针对所有的土壤进行采样,并进行诊断。"土壤普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对土壤本身进行全面的体检。给土壤做"体检"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活。"体检"中,土壤取样又非常关键。取多少?多深?在哪里取?都非常讲究,必须是有代表性的土壤才行。

据了解,第三次土壤普查将用三年时间来完成。目前,全国的土壤研究、修复专家学者们将做相应的方案。

△土壤研究所重点项目


原文链接:https://new.qq.com/rain/a/20211025A09XD200